7月28日至7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安徽合肥举办。本届大赛吸引全国5000余所大中专院校及中学的近18万名学生参与,经过32个赛区的层层选拔,仅270支队伍晋级全国总决赛。我校代表队凭借扎实的创新实力突出重围,最终斩获一等奖,并因作品的精彩呈现获得“最佳展示奖”。


本次大赛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技馆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承办,自2024年12月启动以来,共设32个赛区并在香港、澳门地区设置选拔赛,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设置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类项目。作为覆盖全国的顶级赛事,其奖项被誉为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域的 “成长勋章”,是检验青少年创新能力与实践水平的重要平台。

决赛现场,我校选手聚焦“人机协作”命题展开创作,设计的“肌腱驱动双足人形机器人”通过模拟人体肌腱传动原理优化运动灵活性,在实际场景应用中实现了精准的动作响应。团队从理论构想到模型搭建,从技术原理分析到现场展示呈现,全程展现出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出色的动手实践能力,最终凭借稳定发挥和创新表现脱颖而出。

本次参赛团队由我校365博彩(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李晗、李艳阳、段梦莹、沈海瑞四名学生组成,涵盖机电技术教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从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算法开发、智能交互技术研发,到机械结构设计与材料选型优化,全方位推进作品创新,最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效的团队配合,完成了兼具技术突破与应用价值的参赛项目。
赛前,学校组建专业指导团队,从技术细节到展示逻辑反复打磨;天津科技馆也通过资源对接与赛前培训提供有力支撑,多方合力为此次获奖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作品创新性的肯定,更体现了团队在技术实现与成果表达上的综合实力,是学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成果。未来,我校将持续依托此类赛事平台,鼓励学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创新,助力更多青年在科技领域绽放光彩。